硝烟虽远
精神永存
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
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
2025年,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80年前,无数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,全球反法西斯力量以团结之志击碎侵略铁蹄;80年后,我们在书香中回望烽火岁月,从期刊文献中打捞记忆,在文字的温度里传承精神,在历史的褶皱里读懂胜利的密码——那是人民的力量、信仰的坚守,更是平凡英雄用生命写就的不朽史诗。
烽火中最磅礴的力量
"最伟大的力量是人民大众的同心合力。"《铁军》2025年第6期《人民至上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所在》中的这句话,道破了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密码。14年浴血奋战,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"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",把"人民至上"刻进抗战的每一步征程。
毛泽东用"愚公移山"的寓言激励全党:要感动的"上帝",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。为了动员群众,党提出"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"的宗旨,在抗日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、废除苛捐杂税,让农民看到"抗战胜利就是自家的胜利";建立"三三制"民主政权,让各阶层人民都能参与到抗日事业中。于是,我们看到——农民把仅存的口粮送给八路军,说"战士吃饱了才能打鬼子";妇女们连夜赶制军衣,油灯下的线脚缝进"不让家国沦陷"的决心;孩子们穿梭在街巷传递情报,稚嫩的声音里藏着"我也是抗日小战士"的骄傲。
毛泽东曾尖锐指出:"不要人民群众参加的单纯政府的片面抗战,是一定要失败的。"而中国的抗战,恰恰是一场"全民总动员"的人民战争。当日本侵略者以为可以凭借武力征服中国时,他们错算了——他们没看到五四运动后觉醒的"国民性",更没看到与人民生死与共的中国共产党,早已把"人民"二字熔铸成抗战最坚固的铠甲。那些冰冷的统计数据背后,是327户人家只剩109户仍咬牙坚持的坚韧,是冻土豆充饥仍抄写文件的坚守,是"子弹打光用刺刀"的决绝。正是这亿万人民的同心合力,让侵略者陷入"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",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。
扫码阅读原刊
发布于:北京市炒股配资平台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